轉貼美善品顧客PO文, 科技來自人性,小美機創造更多的家庭幸福唷
蔡孟憲
小美首部曲
小時候,家裡是舊式的三合院,洗澡的熱水都還是用火灶燒柴來的。每天晚飯過後,阿公就開始忙著生火為大大小小準備洗澡水。柴火不好控制,水溫時常太燙或太涼,幼小不懂事的我只有抱怨,卻沒想到這些熱水是隨著臉頰滴下的汗水夾雜著有時生火不順瀰漫整間灶腳的濃煙才能得來,一點一滴都蘊含著阿公的感情在裡面。
後來家裡買了熱水器,機器剛裝好的那天,阿公一如往常晚飯過後,開始準備木柴生火,我趕緊跑過去告訴他,從此以後不用再燒熱水了。阿公沒有興奮的表情,只是默默收拾木柴,深陷的雙眼透露出些許的沒落,一連幾天,阿公堅持他自己只用柴火燒的水洗澡。直到幾天後的晚上,我聽到阿公和阿爸的對話。
阿公:機器燒的水沒感情啦!我為這個家燒了一輩子的水,是下了多大的感情在裡面,現在老了,沒用了,連燒水都不需要我了。
阿爸:爸,就是不捨你為這個家燒了一輩子的水,灶腳熱呼呼、汗水直直流、最可怕的是燒柴的濃煙吸多了對身體也不好。機器是SOP的,溫度固定不會忽冷忽熱,這樣洗澡很舒服的!最重要的是你可以用原本燒柴火的時間來多陪陪這個家、多陪陪我們,這才是我們最需要的感情啊!
阿公一聽恍然大悟,開始接納熱水器幾天後,才體會到原來給孩子的感情並不一定是堅持透過親自燒水、揮汗如雨、猛吸濃煙才算,而是在於那顆為家奉獻一切的心。現在起他可以有好多好多的時間陪孫子玩,而且我相信在阿公心裡他一定也很放心,因為他知道熱水器的恆溫不是要來取代他的地位,反而是幫助他,讓他能給這個家最好、最舒適的洗澡水。
小美二部曲
國小時,離開三合院,搬進70年代最常見的一整排的販厝。當時的販厝有許多獨具特色的人文風情,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天凌晨五六點,一整排家家戶戶的家庭主婦在自家的水龍頭下洗衣服。洗衣板上不停來回搓揉的雙手搭配三不五時噓寒問暖的招呼交織出這美麗的風景,尤其如果洗到像我這種野男孩的衣服,更是得用盡全身力氣,好像不把衣服洗破不善罷干休似的,要說這是母性光輝的最佳寫照,實不為過!
還記得每天上學前穿上媽媽洗好的衣服,總是能聞到一股熟悉的香味,小小年紀一直覺得是媽媽洗衣泡水後皺皺的雙手殘留在衣服上的味道。依稀記得,在童年的回憶中,這味道是那麼樣的富有感情,代表著媽媽無微不至呵護這個家的心。
後來家裡買了洗衣機,街坊鄰居手洗衣服的人少了,那衣服上淡淡的香味也漸漸消失了。終於有一天我跟媽媽說⋯
我:媽,我覺得用洗衣機洗衣服沒有感情,妳以前手洗的衣服都香香的,有妳的感情和味道。
媽媽:你要體諒媽媽每天都要早起準備早餐(小時候家裡每天早餐一定是稀飯配上幾道現煮的新鮮菜),手洗衣服不僅要犧牲睡眠時間更早起,還會傷害媽媽的手,洗衣機都是SOP的,輕輕鬆鬆就可以洗好衣服,順便跟你說,你說的味道其實是洗衣粉洗不徹底的味道啦!
(年輕時的媽媽說話比較溫柔婉約,現在就比較不一樣了,詳情請看三部曲)
漸漸長大的我終於明白,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手洗衣服固然有感情,用手去操作機器洗衣服難道就不是為了這個家犧牲付出偉大的感情嗎?直到現在,我都衷心感謝洗衣機能讓我的媽媽每天晚一點起床,也可有更充裕的時間準備豐盛營養的早餐給全家人。
小美三部曲
70、80年代的臺灣,是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在那時候當學生,只需要把「讀書」這件事情做好,尤其我的老媽更是這個理念的奉行者,記憶裡到高中畢業前,我在家裡拿掃把掃地的次數寥寥無幾,十根手指頭就數得出來。也拜這個理念所賜,高中以前電腦課幾乎都被拿去上所謂的「正課」,唯一記得高中電腦課教的,就是從A打到Z的打字課。
上了大學,才開始這輩子與資訊的不解之緣。大學時,修了一門課叫做「機器學習」,讓機器能自動根據大量資料和經驗,自動學習處理問題,課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兩個實際案例是「車牌辨識」和「空間路徑規劃」。車牌辨識後來大量用在停車格收費和案件偵破,而空間路經規劃則用在掃地機器人的設計,在當時,掃地機器人還是個新穎的科技,因為價格不斐,也無從了解它的實際效果到底如何?
十幾年後,教育理念隨著時代慢慢進步,曾幾何時,「幫忙做家事」也變成學生每天的回家功課中的一項,而我也從結婚、生小孩到組成了自己的家庭,才慢慢了解到原來小時候,光是家事,老媽為了這個家庭付出多少的心力!所以如何能透過科技減少例行的家庭瑣事、提升生活品質,一直是我努力追尋的目標。
「沒用過掃地機,你永遠不知道你家的地板到底有多髒。」
「沒用過洗地機,你永遠不知道你家的地板能有多乾淨。」
在體驗過掃地、洗地機的威力後,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我的媽媽。還記得媽媽在聽完我的使用心得後,掏了一疊現金,叫我當天馬上訂一臺給她。
我說:「媽,一臺兩萬多元,也不便宜耶!」
媽媽:「恁老母掃塗跤掃一世人阿,有這呢好的物件是袂曉卡早講喔!」
掃地、洗地機的進駐,就如同小時候掛在三合院牆壁上的熱水器一樣,默默守護這個家,帶給家人的不僅只有省時便利,最重要的是透過SOP標準化的設計,給予家中的每個成員更無微不至、極盡呵護的照顧。
小美最終曲
江湖傳說的「18摺」和「21克」,刻劃出舉世聞名的「鼎泰豐」傳奇。上至麵條長度、煮麵機煮麵的秒數、下至炒菜的油溫度、鹽量幾克,都透過標準化的規定,讓各分店口味一致,造就鼎泰豐世界各地不敗的地位,您會說鼎泰豐的餐點不美味、沒感情嗎?我相信不會。
婚後從兩人世界,陸續迎接兩個新生命的到來。有了小孩後,才了解到家⋯⋯事是有增無減,也才體會小時候家庭調查表中,老媽的職業欄一直都是「家庭主婦」是該多麼地令人尊敬!但長久以來台灣社會,「母性的光輝 」讓所有女性朋友心甘情願地為每個家庭奉獻犧牲、不求回報。
每當看到老婆在廚房準備著全家人的伙食,悶熱難耐的溫度加上偶爾難以避免的油煙迎面而來,那揮汗如雨的背影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爺爺為全家人燒開水的模樣,同樣令人心疼、同樣令人不捨。時常在想,為何一般家裡大大小小空間都有冷氣,唯獨廚房通常都沒有呢?
直到那天,「美善品」來了。
似乎回應著我內心深處的渴求,煮飯機器人出現在我眼前。而在品嚐了麻油雞過後,也讚嘆現今科技竟已進步至此。縱使價格不斐,老婆問我說:「要不要買?」,我毫不考慮回答:「買啊!幹嘛不買!」
哥喜歡的不僅是它那如鼎泰豐標準化流程所煮出來美味又健康的料理,更在乎的是它的無煙、低溫讓老婆準備飯菜時沒有負擔,以及自動化的設計讓這個家庭共聚的時間變長。
捫心自問自己不想在那樣的環境下煮飯,又怎捨得未來要陪伴自己一生的心愛的老婆去做呢?